新廠作為新冠疫苗包裝原材料主要供貨基地,為中國抗疫提供快速安全供應。
5.0中硼硅藥用玻璃菲奧來®一期產能將達20,000噸,零距離服務中國客戶。
璞梵希®工藝以大數據打造“零缺陷”產品,高品質助力中國醫藥企業擴寬海外市場。
11月16日,德國肖特集團中國首家玻管工廠按計劃投入生產,在浙江縉云舉行了點火儀式。縉云縣縣委書記李一波等政府領導出席,肖特集團CEO Heinricht博士及玻管事業部執行副總裁 Markschlaeger博士通過視頻致辭。
耗資6000萬歐元興建的玻管工廠將作為新冠疫苗包裝的主要供貨基地,生產醫藥行業黃金標準5.0中硼硅藥用玻璃,一期產能達到2萬噸,預計明年年初開始為中國企業提供長期安全供貨。同時,新廠也會以璞梵希®工藝大數據打造“零缺陷”產品,為本地客戶提供國際標準的品質,助力中國醫藥企業國際化。

該工廠自2019年8月奠基,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之后,于2020年11月11日如期投入生產。
肖特5.0中硼硅藥用玻璃菲奧來®是百年以來醫藥包裝的黃金標準,支持多個中國新冠疫苗研制項目。新廠將作為新冠疫苗包裝原材料的主要供貨基地,為中國抗疫提供快速、安全的供應。
今年,在縉云政府的協助下,肖特不僅在疫情后順利復工,25名德國專家還克服全球疫情帶來的阻礙,來華協助新廠建設。

“新工廠將使肖特能夠參與并支持中國醫藥包裝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玻管事業部執行副總裁 Markschlaeger在致辭當中說道。他同時非常感謝縉云政府為新工廠建設所提供的協助。
肖特玻管中國工廠實現了零距離服務中國客戶,除了縮短物流運輸的距離,更能減少國際疫情等因素帶來的影響,為中國醫藥行業提供長期穩定的安全供貨。同時還可以節省訂單處理時間和客戶的庫存成本。來自本地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支持也將使技術服務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從原料準備、玻璃熔煉、玻管拉制到品質管控,肖特中國玻管工廠皆遵循與德國一致的標準,采用璞梵希®工藝,以大數據確保“零缺陷”產品,中國工廠將交付與德國一樣的高質量產品。璞梵希®工藝對每一根菲奧來?藥用玻管全長范圍內進行無間歇式的外觀檢測,通過每分鐘大約10萬次的數據記錄,首次實現單根玻管數據被用于控制和穩定玻管生產流程。
通過零距離就近服務本地客戶,肖特不僅可以在國內支持中國客戶,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借助自身的品牌影響力以及與國際知名客戶的長期互信,助力中國本土品牌走向國際化。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隨著藥品一致性評價工作持續深入推進,中國對高品質醫藥包裝的需求不斷提高,并由7.0低硼硅玻璃轉向5.0中硼硅玻璃。作為全球領先的藥用中硼硅玻璃制造商,肖特集團在2019年已宣布投資計劃在全球醫藥行業投資10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在中國。
中國首家玻管工廠是肖特立足中國的重要舉措,為本地創造了約250個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