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價格處于近年同期高位,盈利持續改善,庫存壓力不大,玻璃企業這個冬天少了些“寒意”。不僅如此,純堿期貨的上市也為今年玻璃的淡季市場增添了一抹“暖陽”,玻璃企業的底氣也更足了。
1月6日至9日,期貨日報記者跟隨鄭商所組織的分析師調研團隊在華中地區進行了走訪。記者發現,在玻璃期貨和純堿期貨“雙保險”的護航下,玻璃企業經營更加穩健。純堿期貨上市以來,整體走勢平穩,市場交投活躍,期貨高升水的格局也帶來了期現套利機會。不論是玻璃企業,還是貿易商、純堿企業,都積極參與其中,玻璃和純堿期貨這對“黃金搭檔”逐漸得到了產業鏈的認可。
A玻璃企業盈利持續改善
盡管已進入“三九”,但在華中地區玻璃企業的廠區內,記者卻并未感受到多少“寒意”。在與企業人士的交流中,記者明顯感受到,玻璃市場的“暖冬”讓多數玻璃企業的壓力大為減輕。
此次調研走訪了3家玻璃生產企業、1家純堿生產企業和1家純堿貿易商。從調研情況來看,華中地區的玻璃企業基本沒有冷修計劃。玻璃價格處于高位,盈利持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冷修的意愿。總體來看,當前華中玻璃企業庫存壓力不大,處于正常水平。此外,借助純堿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玻璃企業可以從成本端控制風險,有了玻璃期貨和純堿期貨的“雙保險”,企業經營更加穩健。
據受訪企業介紹,一季度是季節性累庫存階段,目前玻璃庫存大多在10—15天,壓力并不明顯。受制于環保政策等因素,今年華北地區玻璃產能收縮,利好華中市場,不排除冷修生產線未來復產的可能。“目前華中地區玻璃出庫價格整體穩定,部分廠家小幅調整;華東地區部分廠家受出庫壓力的影響,報價小幅松動,但效果一般;西南和西北等地區廠家出臺一定的優惠政策。預計農歷正月十五之前玻璃庫存累積速度較快,但玻璃廠家對后市需求并不悲觀。后期應重點關注清明節前后庫存去化的情況。”華聞期貨高級研究員袁然表示。
在調研中記者了解到,雖然今年玻璃價格較去年同期高出200—260元/噸,但湖北地區與河北沙河貿易商運作方式不同,廠家貨物出庫后并不進入經銷商倉庫,而是直接進入下游深加工環節。湖北地區廠家承擔了大部分社會庫存的功能,廠家的出庫情況能更直觀地反映市場的需求。
“去年四季度以來,終端需求強勁,房地產竣工數據較好對后期需求也是強有力的支撐。今年春節前經銷商回款數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足以說明終端用戶對春節后行情還是較為樂觀的。”荊州億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荊州億鈞)期貨部負責人周常輝表示。
據了解,春節期間,由于面臨天氣、運輸、價格波動、合作方履約能力等各種突發情況,一般玻璃企業都會在此期間加大原材料純堿的采購力度,以確保生產安全。這不僅占用了大量的庫容和資金,擠壓企業的現金流,有時候甚至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
“以往純堿每年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有的年份價格波動率接近80%。玻璃企業與純堿廠家采購定價以商談為主,價格參照帶有很大的主觀成分,商談時雙方常有分歧,無法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參考價格。”周常輝坦言,純堿期貨為企業采購純堿提供了一個公正、公開的參考,在此基礎上參考盤面價格、走勢,可協商出一個合理的交易價格。
此外,面對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玻璃企業也可在期貨上建立一部分純堿虛擬庫存,用很少一部分資金鎖定企業每月的生產用量。
周常輝表示,企業可以通過純堿現貨與期貨盤面的基差進行判斷。在期貨盤面價格低于企業全年采購目標價格時,可以在盤面上買入以穩定成本;在盤面價格高于企業現貨采購價格時,在盤面拋出部分多余的純堿庫存,為企業帶來額外的收入。
在他看來,玻璃企業在期貨盤面上買純堿并不是一定要交割,而是通過期貨鎖定采購價格。如果之后純堿價格暴漲,期貨頭寸可以避免成本上升帶來損失;如果價格下跌,通過期貨建立虛擬庫存也比實物庫存更合適。“一方面期貨占用的資金更少,另一方面純堿標準化程度很高,不用擔心交割品的質量問題。”
B純堿期貨升水符合預期
承載著市場的期待,作為玻璃期貨的“近親”,全球首個純堿期貨2019年12月6日正式登陸鄭商所。上市一個多月以來,純堿期貨整體走勢可謂“大穩小動”,主力SA2005合約價格波動范圍在1546—1675元/噸。截至今年1月10日,SA2005合約收盤價1658元/噸,較上市首日收盤價1561元/噸上漲4.6%。
從成交量和持倉量來看,截至1月10日,純堿期貨共經歷25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量7.62萬手(單邊,下同),日均持倉量4.01萬手,平均換手率2.1,交投較為活躍。上市以來,純堿期貨市場整體走勢偏強,當前期貨價格升水現貨,基本符合之前的市場預期。
河南金山化工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的純堿現貨價格已逼近多數企業的生產成本,部分純堿企業開始出現虧損,現貨下跌的空間并不大。
“從重質純堿的基本面來看,一方面高額的利潤使得玻璃企業冷修意愿降低,甚至有加快投復產生產線的預期,因此需求端或將維持穩定偏強的狀態;另一方面在當前現貨市場悲觀情緒的作用下,純堿行業利潤已至盈虧平衡線附近,純堿企業缺乏降價動能,部分企業或主動檢修以緩解供應壓力,供應增速將得到有效控制,遠月供需格局也將出現改善。”招金期貨分析師孫一鳴表示,在遠月供需面預期改善的大前提下,即使現貨市場短期走勢依舊悲觀,但期貨市場已開始進行預期邏輯的演繹,形成了當前期價升水的狀態。
卓創資訊分析師陳秋莎認為,純堿行業整體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各廠家加大對存量市場的爭奪,導致2019年國內純堿市場價格重心不斷下移。去年12月底國內純堿價格已經創下近三年來的新低,部分純堿廠家虧損,春節前下游用戶適度備貨,但庫存去化有限。
“去年下半年以來,玻璃企業盈利回升,未來新建生產線點火和冷修生產線復產的預期有所增加,利好純堿需求。此外,隨著近期純堿企業減產、檢修現象的增多,市場預計純堿后期將迎來一波上漲行情。”陳秋莎稱。
“目前期貨主力合約相對于現貨價格處于高升水狀態,純堿基差由去年12月31日的-4元/噸擴大至今年1月10日的-51元/噸。去年12月中下旬以來,期貨價格持續走強,而現貨價格相對穩定,導致純堿基差走弱。”光大期貨研究員張凌璐表示。
“目前來看,SA2009合約走勢相對偏強,接近前期高點,驅動力或來自下游玻璃行業高利潤帶來的產能投放預期,即未來純堿需求或有明顯改善,疊加純堿的季節性需求釋放,遠月價格支撐較強。從當前的市場定價來看,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充分發揮,市場博弈相對理性。”孫一鳴說。
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荊州億鈞當前純堿庫存約有5萬噸,高于3萬噸左右的常備庫存量。除了春節前備貨的原因,當前純堿現貨價格處于低位、期貨升水反映出的看漲預期,也是公司增加純堿采購的重要原因。
C產業積極參與期現套利
在純堿期貨上市之初,不少業內人士預計,純堿與玻璃期貨這一對嶄新的產業品種組合將擦出火花,有望和黑色系的煤焦鋼、農產品的豆類一樣,成為“明星”套利組合。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玻璃與純堿期貨這組“黃金搭檔”的作用已逐步顯現。
“玻璃和純堿期貨的波動相關性非常高,說明很多市場參與者同時交易并持有這一組套利頭寸。”申銀萬國期貨分析師盛文宇表示。
在他看來,純堿期貨上市初期存在“5-9”合約反套機會。“現貨偏弱,同時因為下游浮法玻璃生產線在9月旺季以前復產,會提升純堿的需求。在此背景下,9月合約的定價理應比5月合約要高。”盛文宇表示,純堿期貨上市至今,“5-9”合約價差擴大到60元/噸,期貨市場也的確反映了這些客觀因素與邏輯。
據記者了解,純堿期貨上市以來總體呈現升水的局面,有利于純堿生產企業和貿易商等開展套期保值或期現套利。近期隨著純堿期現價差的進一步擴大,部分開展期現業務的公司已開始積極備貨,參與期現套利。
“對于下游玻璃企業而言,當前的期現結構并不利于套期保值,但基于期貨價格發現的功能,純堿期貨的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玻璃企業的備貨積極性。部分玻璃企業甚至考慮通過參與純堿期現套利,以彌補玻璃降價去庫存的損失,緩解淡季玻璃累庫壓力。”中大期貨分析師張駿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純堿期貨的上市是對玻璃行業上下游產業鏈避險工具的重要補充。生產1噸玻璃需要使用大約0.2噸純堿,純堿在玻璃成本構成中占20%—30%的比例,純堿價格的變動主要影響玻璃的生產成本。因此,純堿與玻璃價格的聯動更側重于遠期價格,而非近月合約。從產業經營的角度來看,純堿期貨為玻璃生產企業提供了鎖定遠期成本的機會。
河北正大玻璃副總經理龐溥軍也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的價差結構給了玻璃企業一個很好的對沖機會,畢竟玻璃企業是一定要有純堿庫存的。“以往沒有純堿期貨時,一旦采購了純堿,若價格繼續跌,那么只能承受。現在不一樣了,目前的期現價差給我們提供了無風險套利機會,我們可以放心采購,在期貨上拋出,采取滾動操作,降低了采購成本。”他稱。
不僅如此,很多期現貿易商也對純堿期貨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并開始積極布局。在他們看來,目前期貨價格較現貨價格高出130元/噸左右,是很好的期現套利機會。
“對于貿易商而言,參與的方式將更加靈活,尤其是在打通純堿與玻璃產業鏈上下游渠道后,貿易商可以在純堿基差過高時預售現貨、買入期貨;在基差過低時增加現貨采購并在期貨盤面賣出套保。此外,他們還可以在純堿與玻璃價差出現偏離時,進行跨品種套利。”張駿說。
袁然告訴記者,目前,貿易商都在積極詢價,尋找純堿現貨低價貨源。貿易商通過期貨和現貨市場的交易獲取相對固定的無風險收益,一方面為上下游企業提供了風險對沖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將背離的市場價格重新拉回至正常水平。“隨著貿易商積極布局純堿期現套利,純堿期貨高升水的格局可能會打破,有助于合約臨近交割時期貨價格向現貨價格順利回歸。”
D共同努力開展市場培育
鄭商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客戶參與結構來看,1月10日,參與純堿期貨交易的投資者數量近2萬個,其中法人客戶361家,成交量占比18.42%,持倉量占比26.43%,純堿企業、化工貿易商、下游玻璃企業均已逐步參與,市場各類主體正在積極“擁抱”純堿期貨這個新工具。
在調研中記者了解到,自純堿期貨上市以來,荊州億鈞參與積極,總成交數量在3萬噸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應。在周常輝看來,隨著交割制度的完善和交割業務的逐步開展,純堿期貨將給企業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摘得純堿期貨上市后產業客戶首單后,金大地化工在實踐中也嘗到了參與純堿期貨的“甜頭”。“純堿期貨上市以來,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期貨價格對于純堿上下游企業經營起到了重要作用。”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對此,望美實業集團期貨部負責人霍東凱也深有感觸。純堿期貨上市后,為玻璃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穩定的采購渠道和保值途徑。“往年同期,玻璃市場走向淡季,廠家會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回籠資金,同時采購純堿等重要原料,避免春節期間出現原料供應緊張。2019年下半年以來,玻璃行情持續向好,企業庫存控制得較好。純堿期貨上市以來,難以突破上方壓力位,減輕了企業的備貨壓力。同時,在純堿期貨高升水的情況下,玻璃企業還可對純堿庫存進行保值。”霍東凱說。
相較于對期貨操作熟悉的玻璃企業,純堿企業由于目前期貨上市時間還比較短,普遍經驗不足,多數純堿生產企業對期貨還處在觀望學習階段,部分企業僅保持少量參與。
“目前我們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和一些期現貨公司接觸,慢慢從倉單方面著手。”某純堿企業負責人表示,作為純堿期貨交割廠庫,他們希望市場各方能夠共同努力提升市場活躍度,讓更多投資者參與進來,充分發揮純堿期貨功能;同時也希望做好產業培育工作,讓產業對這一新工具有正確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觀念。
在期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分析師可謂是期貨市場的“護旗手”。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鄭商所將“打造過硬分析師隊伍”作為純堿期貨市場培育的重點之一。
據了解,針對新品種期貨分析師人才匱乏和培養困難的情況,鄭商所在純堿期貨優秀分析師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嘗試,首次在擬上市期貨品種試點優秀分析師培訓及選拔活動,采用培訓、調研和選拔相結合的方式,在純堿期貨上市前后集中展開培訓。
在經歷了第一輪“集中培訓—試卷測評—實地調研—分組匯報”選拔之后,共有40名來自會員單位的分析師進入第二輪培訓及選拔。截至目前,純堿優秀分析師已開展河南、華南、華中等多次市場調研,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
“通過培訓及選拔,充分培育了純堿期貨人才隊伍,進一步加深了行業分析師對純堿期貨規則制度、現貨市場及相關產業理論的人士。2020年,交易所將繼續開展玻璃、純堿現貨市場調研,并在調研環節加入案例分析等,進一步提升期貨分析師全方位、全角度服務純堿產業鏈的能力。”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走進市場、貼近產業,將有助于分析師們的研究成果更加貼合投資者和產業客戶的需求。加大市場培育力度,也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新品種的認知度,為純堿期貨的成熟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