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純堿板塊午后走強,至收盤WIND純堿板塊上漲5.08%,山東海化封板。鄭州商品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收盤,純堿期貨主連報價3081元/噸,日漲幅1.58%,近一月漲幅為20%。從現貨報價來看,輕質純堿報2612元/噸,自2月底以來基本維持不變,較1月初上漲17%左右;重質純堿報價2858元/噸,同樣也是較2月底以來基本維持不變,較1月初上漲14%左右。
純堿是玻璃、肥皂、紡織、冶金等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其中玻璃工業是純堿的主要消費部門,每噸玻璃消耗純堿約0.2噸,占比接近60%。除傳統行業需求外,隨著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光伏玻璃對純堿的需求量將保持較快增長;此外,高端純堿產品還應用于碳酸鋰等鋰電池產業,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也拉升了純堿的市場需求,理論生產1噸碳酸鋰需消耗約2噸純堿。
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中,純堿年產能排名前五的企業是三友化工340萬噸、山東海化280萬噸、遠興能源180萬噸、金晶科技150萬噸、和邦生物120萬噸。其中金晶科技已經形成了純堿-玻璃-玻璃深加工產業鏈,占得綠色能源和綠色建筑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先機。
近日金晶科技披露的年報顯示,2021年公司玻璃板塊實現業務收入48.99億元,凈利潤10.90億元;純堿板塊實現業務收入27.67億元,凈利潤2.83億元。
在純堿產品領域,金晶科技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體系,掌握了主導產品生產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工藝和技術。公司逐步切入光伏與碳酸鋰行業,抓住新的銷量增長點,與該行業內的部分企業建立聯系,探討下一步長期戰略合作的可能性。
在光伏玻璃領域,公司主要生產線分別位于寧夏和海外的馬來西亞。寧夏金晶采用壓延工藝的“一窯三線”600T/D光伏玻璃生產線定位于為國內光伏組件龍頭企業提供上游支持,2022年第一季度該線產品已通過檢測,進入供貨階段。馬來西亞金晶500T/D薄膜光伏組件背板和面板玻璃生產線各一條,背板生產線于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了產品的成功下線,面板生產線預期2022年內將投入生產運營,為國際知名薄膜光伏組件生產商供貨。
中研普華研究員張星表示,從供給端來看,在能耗雙控目標下純堿產能變化幅度不大,2022年純堿企業檢修將迎來高峰期,企業的開工率、供應能力將會下降。從需求端來看,國際市場方面我國純堿出口量逐步增加,根據海關總署,1-2月份我國純堿出口量約16.6萬噸,同比+8.45%。
國內市場方面,在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趨勢下,新能源賽道受到熱捧,1-2月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10.86GW,同比增長234%,帶動光伏玻璃產能擴張,進而提升純堿需求。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和綠電供應所需的儲能電池需求量增大,2022-2023年,新投產的碳酸鋰項目約55萬噸,純堿新增需求達110萬噸以上。此外,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節能玻璃、防輻射玻璃等新型玻璃產品的需求量持續提升。
綜合來看,2022年純堿行業在產能縮減、供應量減少、需求量預期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純堿市場價格預計將維持高位運行,市場將維持高景氣度,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金晶科技作為國內玻璃和純堿行業的雙領軍企業,占據天時、地利、人強優勢,將依靠在綠色能源新材料、綠色建筑新材料領域的聚力發展,未來成為中國“雙碳”戰略的踐行者和綠色發展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