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公布了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天津濱海新區光熱發電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地獲批入圍,這是本市首個“公私合營”立項的國家級公共能源示范項目,目前本市先行的PPP項目總投資逾30億元。
濱海光熱產業園項目由濱海高新區和深圳市核電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聯合投資設立,項目規劃投資45億元,建設我國首個年產能200兆瓦規模、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項目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設立濱海光熱發電產業基金,新區政府授予民營企業特許經營30年,中央財政在項目完成采購,確定社會資本合作方后給予政策性支持。
市財政局有關人士介紹,去年本市制發了相關指導意見,發布了57個PPP推介目錄,涉及農林水利、交通設施、市政公用、區域開發、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等領域,建立了項目標準化流程,搭建規范PPP模式框架,公開、公平、規范進行PPP項目采購,擇優選擇合作伙伴。今年出臺了PPP項目前期補助資金辦法,撥付PPP項目前期補助資金780萬元,專項用于補助開展項目規劃編制、評價論證咨詢、實施方案編制等工作。
據了解,本市首例PPP項目為津滄高速公路改造工程,目前已進入實施建設階段,2018年竣工,屆時困擾高新區多年的環內外交通瓶頸將被貫通,大大緩解西部內外環交通壓力,進一步促進區域產業融合發展。
市財政局相關人士表示,從各區申報示范項目看,PPP已成為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的首選模式。“十三五”期間,本市將發揮示范項目的帶動作用,建立“能進能出”項目管理運營機制,加快推進PPP模式,使投資總額達到10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