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成立僅僅三年的玻璃器皿廠,到如今產品遍布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乃至出口歐美等國家,再到今年9月初,這里生產的4萬余件玻璃器皿榮登G20峰會,一時間,祁縣玻璃器皿驚艷全世界。
三年的時間,祁縣天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靠著不斷創新,精益求精的探索,實現了華麗轉身,也為很多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祁縣天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廠長呂貴和榮登G20峰會上的玻璃器皿
“天久”品牌的悄然誕生
玻璃器皿是祁縣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特色支柱產業。祁縣作為我國最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產出口基地,在當地,規模以上的玻璃器皿企業就達到40余家,占全縣工業產值的40%左右。
然而,全球經濟下行,祁縣的玻璃器皿生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勞動力成本上升、市場競爭激烈、機械化水平不高等問題也日漸突出。新的歷史時期,眾多的玻璃器皿企業在轉型升級的路上艱難前行。2013年,祁縣天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開始籌備成立,從業40多年的中國玻璃器皿工藝美術大師呂貴受聘為公司廠長。
作為一個年輕的玻璃器皿企業,如何在眾多的同行業中脫穎而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公司籌劃成立之初,呂貴便和自己的團隊開始了全新的探索!
“正是這個時候,很多的危機也可能面臨著重重機遇,市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致力于品牌打造和產品創新,做世界精品,才是在市場競爭中致勝的籌碼!”呂貴說。

榮登G20峰會上的玻璃器皿
2014年初,公司正式投入運營,并將“打造中國民族工業品牌”作為企業的發展宗旨。
人工吹制、無鉛水晶料,是祁縣天久公司的主打特色,這樣生產出的玻璃器皿,金屬含量高,通透度、柔韌性好。而人工吹制出來的產品流線好,無接口,光滑細膩,更能完成機器無法實現的技術。如今,這一獨特工藝,已能和國外頂尖的玻璃器皿生產工藝相較量。
由于產品質量好,這里生產的產品一經投向市場便廣受好評,并順利進駐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五星級酒店,甚至出口到美國、英國、德國等地。
一時間,“天久”品牌叫響全國!
精益求精抓質量“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
10月中旬,記者來到位于祁縣昭馀鎮豐澤村的天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都在緊張而忙碌著。不大的車間里,工人們配合默契,各個程序有條不紊。
公司成立之初,便嚴格要求產品質量,將一流的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從最初的選料,到各個生產環節,再到最后的檢驗,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把關,確保不讓一件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
正是靠著對產品精益求精的態度,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堅持,“天久”品牌才越發耀眼閃亮。

工人們在一絲不茍地吹制玻璃器皿
今年5月,祁縣天久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力壓國內外7個頂尖對手,中標G20峰會,在接下來三個月的時間里,為組委會提供包括宴會用紅酒杯、白蘭地杯、白酒杯、茶具、水杯等17款共4萬余件玻璃器皿產品。
“得到G20峰會組委會的設計任務后,我們迅速成立了設計團隊,前后修改方案數十次,改進吹制工藝。這次所需的每一款杯子都有嚴格的要求,像口徑、底徑的大小誤差范圍在1毫米,壁厚的誤差更是在0.1毫米之間,每個杯子的重量誤差在正負10g左右。”呂貴向記者進一步介紹。
“在我看來,不是中標G20峰會后,我們才狠抓產品品質,而堅持產品質量第一,就是我們的常態化,所有的工人們日復一日都是這樣堅持的!只有每個工人都發揚‘工匠精神’,做好自己,力求產品的完美,才能共同打造出精品!”呂貴說。
矢志不渝振興民族工業品牌
如今,在呂貴的帶領下,祁縣天久公司的訂單一路飆升,公司的品牌和競爭力也進一步得到提升。
成績只是暫時的榮耀,站在新的起點,呂貴和他的團隊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我13歲到玻璃廠當學徒的時候,師傅就告訴我‘你孝敬不孝敬我排在其外,關鍵是不能把工藝失傳了’,所以帶著一種使命與情懷,我一直堅持到了現在!”呂貴說。
“只有堅持下去,把下一代人才培養出來,共同努力生產出更多的精品,振興我們的傳統產業,讓祁縣玻璃器皿進一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那個時候我的任務就完成了!”呂貴將帶著祁縣玻璃器皿的責任與使命,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