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過嘈雜的玻璃加工廠,沿著樓梯而上,我們找到了這處“叩璃堂”,屋里擺設雜而無序,卻不讓人覺得亂。它的主人李繼偉正穿著一身工作服,起身幫我們泡了一壺茶。

在完成作品后,他常常會請一些書法方面的專家來探討,嚴謹的專家們甚至會拿著放大鏡來仔細審閱每個字的每個筆劃。

這些工具便是李繼偉潛心雕刻時的伙伴。李繼偉說,他現在每天平均花4個小時左右時間來刻字,因為這些作品不作為商品賣,他還得做別的工作,討生活。

在不大的工作室里,到處散落著古代名家書法字帖和書籍。因為他所做的不只是一個手工活兒,還需要涉及到國畫、工藝、歷史、文物考古、宗教等方面的綜合知識。在這些資料上,他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除了書法,李繼偉也會在玻璃上復刻一些繪畫作品,圖為他復刻的印章和瓦當圖樣。

目前,李繼偉已經復刻了散氏盤、石鼓文、乙瑛碑、張玄墓志、石門頌、平復帖等100多件完整的作品,他有一個愿望便能建一個中國獨一無二的玻璃碑林,把玻璃碑融入到周圍的園林景觀、建筑中,集中展示玻璃碑,把傳統藝術、現代技藝和景觀結合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