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沙河市把玻璃產業上檔升級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來抓,通過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建設優質項目,促使玻璃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快速轉型。2016年,玻璃業年產值150億元,實現出口額8500萬美元。年產玻璃1.05億重量箱,其中浮法生產線30條,年產量9500萬重量箱,約占全國玻璃年產量的1/5。沙河市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平板玻璃生產、銷售、加工基地,被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命名為“中國玻璃產業基地”、“中國玻璃城”和“中國裝飾玻璃基地”。
沙河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對玻璃行業實行“上大關小”,推進玻璃生產向深加工、多品種、高質量、高效益發展。制定了《沙河市玻璃產業發展規劃》,把沙河的玻璃產業做大做強,打造全國最大的玻璃產品集散地。今年已有總投資2.4億元的海威玻璃空心磚、投資3.13億元的長城浮法一期3條生產線、投資5.17億元的迎新LOW-E玻璃生產線建成投產。目前,該市浮法玻璃生產線達14條,年底前將達到20條。一大批知名玻璃企業。
隨著大玻璃企業的迅速崛起,小玻璃生產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關閉和轉產勢在必然。根據國家有關要求,沙河市這次自己舉起了手中的利劍,展開了一場大規模、大力度的關閉小玻璃專項整治行動。

為確保關閉工作的順利進行,沙河市成立了由環保、公安、供電、建設、工商等多個部門組成的玻璃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協調行動,聯合執法。對依法關閉的企業,拆除供電設施、吊銷營業執照,對抗拒、阻撓整治工作順利進行的,依法從重從快嚴肅查處。在做好關閉工作的同時,積極幫助企業轉產改造和上檔升級,在企業辦理有關手續時,收費實行減免。努力做到以整治促發展,把因關閉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專項整治行動從今年8月開始,到年底前要完成首批50家小玻璃企業的關閉工作,完成全部乳化玻璃攤點的搬遷入區。2017年10月前,完成第二批50家企業關閉工作。2017年11月,全部完成158家小玻璃企業的關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