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熱潮,近十年來造就了一系列的產業神話和財富奇跡,楊建文就是在蘋果背后發家的其中的一員。
楊建文,他所創辦的企業是全球較大手機玻璃生產商,其核心主業手機玻璃在全球市場占有份額超過60%,從蘋果、三星、小米、夏普、聯想都是它的客戶,可以說是個隱形的巨無霸企業。

伯恩光,從老板楊建文到公司高層,甚至在工廠的管理和營運模式,都可以看出“低調”是他們最大的標簽。其實這家企業光員工就超過10萬人,卻很少被媒體報道過。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楊建文到深圳橫崗設了一個小廠(伯恩光學的前身),主要生產手表玻璃,當時的員工只有100人左右,很快小工廠的業務也到了瓶頸。
在多年以前,手機還流行用膠片做手機屏幕,膠片雖然便宜但容易產生劃痕且顯示效果不太好。不少手機廠商都在想辦法改變。
這時聰明的楊建文想到可以用玻璃做屏幕,想比較而言,玻璃堅硬且不易留下劃痕。為什么不能跟手表一樣,手機也用上玻璃當顯示屏呢?
接著楊建文把想法付諸行動,做出手機玻璃屏幕并推薦給手機廠商,很快得到手機廠商的認可,之后他們的業務也開始轉向手機玻璃屏幕上。
很快,他們就拿到了摩托羅拉100萬片手機玻璃訂單。要知道當年做手表玻璃時常常一個訂單一萬片都不到,楊建文從來沒有接過這么大的生意,興奮之余還要從技術上得到客戶的滿意,這個訂單還是充滿挑戰。
還好楊建文算是科班出身的企業家,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就是技術研發,也正是靠著技術研發,他成為了全球智能手機產業的關鍵人之一。據了解,直到現在很多項目的研發他都親自參與。
有了接大訂單的經驗,加上過硬的技術和客戶的信任,他的工廠也從原來的百萬訂單發展到上億的訂單,慢慢的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之后看到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已經在業界有點小名氣的楊建文抓住機遇,談成合作。
如今在伯恩光學工廠,蘋果有專門研發大樓,和伯恩共同研發,成為蘋果背后堅實的后盾,他們的年收入也超過400億,這平均下來每天最少進賬1個億。
雖然有著驚人的收入,不過他們每年的研發投入占產值比例4%以上,因為楊建文知道搶占市場的關鍵是根據市場需求提前做生產布局,這幾年企業的快速發展和研發結果也讓他獲得由香港頒發的“杰出工業家獎”。
在前段時間,《福布斯》雜志發布2018年香港富豪榜,伯恩光學創始人楊建文名列第八,身價達111億美元。相比李嘉誠、劉鑾雄、李兆基等超級富豪,一直以來他都顯得非常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