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發《關于加強自然景區玻璃橋及玻璃棧道建設管理的通知》,根據該通知,湖南將全面規范自然景區玻璃橋及玻璃棧道建設審批流程,并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
這是繼北京市叫停“玻璃棧道”建造、河北省出臺“玻璃棧道”地方標準等地方政策的出臺后,又一地方政府出臺的“玻璃棧道”管理方面的規定,此規定的發布讓沉寂一時的關于“玻璃棧道”的討論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舶來的“玻璃棧道”
據了解,“玻璃棧道”屬于舶來品,國外最初修建玻璃觀景臺用來俯瞰市容。修建于1994年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玻璃走道,可以讓游客從342米高空俯瞰整個多倫多美景,是世界上首個玻璃步道。
國外較早修建玻璃觀光臺的知名景區有美國大峽谷空中走廊,位于美國拉斯維加斯東面美國大峽谷西緣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景”。這個U形玻璃走廊從大峽谷的巖邊伸展出去21米,游客們可以沿著它漫步在距離下面科羅拉多河4000英尺的高空。自2007年開放以來,大峽谷空中走廊迅速成為了美國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并當選由美國權威《旅游休閑》雜志評選的“2012最佳新地標”。
玻璃觀景臺被引入國內后,國內各大景都熱衷于建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范圍內至少有超過250條的玻璃棧道、玻璃橋、玻璃觀景臺,人們習慣性地將他們統稱為“玻璃棧道”。近年來,在數量增加的同時,“玻璃棧道”的長度和高度也不斷被刷新。
2009年10月,江西撫州大決山亮相“太空步廊”玻璃棧道;2011年10月,張家界天門山西線玻璃棧道在1430米的懸崖上正式完工并對游客開放;2012年,重慶石柱黃水大風堡玻璃廊橋開放,號稱當時亞洲第一大懸挑玻璃橋;2013年,陜西安康南宮山建造了62米長的玻璃棧道,遼寧鳳凰山建造了31米長的玻璃棧道;2014年9月,河北白石山開放了國內海拔最高的玻璃棧道;2014年,湖南石牛寨開放了中國第一個玻璃懸橋,隨后又開放了首個音樂玻璃棧道;2015年,北京平谷天云山景區的玻璃棧道開放,號稱是全國最長的玻璃棧道……
“玻璃棧道”為何風靡全國?
一方面,旅游景區開設“玻璃棧道”后,游客一夜爆滿,景區也跟著一戰成名。游客的蜂擁而至讓景區的營收和凈利潤迅速增長,“玻璃棧道”業務也成為景區引流的一個重要手段。
據報道,2014年9月15日,白石山玻璃棧道正式營業,游客量呈井噴式增長,白石山不得不首推限量旅游。
2016年8月,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開放,高峰時接待游客達2萬人,運營一年間,總接待人次達395萬人次,納稅過億元。
另一方面,大眾旅游時代的來臨也為“玻璃棧道”的流行提供了客觀的環境。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從旅游短缺型國家逐漸轉變為旅游大國,近年來,旅游業更是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隨著中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在一些產業面臨產能過剩和增速減緩的同時,旅游業卻仍能保持高速增長。
據統計,2015年、2016年、2017年國家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0017億元、32979億元、37210億元,分別比上一年增長9.4%、9.9%、12.8%,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36%、4.44%、4.53%。2018年國內旅游人數預計達55.4億人次,收入約51300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76%和12.3%。
隨著大眾消費需求的升級,人們對于個性化、特色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玻璃棧道”主要依托陡峭的山體,提供了絕佳的景觀和體驗,透明的玻璃設計讓行走于其上的人感覺就如走在空中一般,集刺激性和娛樂性于一體,是現在不少年輕人非常向往的一種游樂體驗方式。
此外,“玻璃棧道”通常興建于山川之中,對于山區資源較為依賴。中國山區面積廣闊,豐富的自然資源也為“玻璃棧道”的興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安全性與生態破壞受到關注
由于“玻璃棧道”作為高空建筑項目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近年來對于“玻璃棧道”安全問題的討論也是此起彼伏,“玻璃棧道”建造使用的玻璃是否安全?整體工程是否能滿足安全使用的需求?然而,相關的行業和國家標準目前還在編制中,關于“玻璃棧道”客流量控制、應急處理、相應的安全監管職責等問題的相關管理規定也并不完善。
據了解,自2017年2月起,國家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就開始起草《地板、踏步和懸空步道用玻璃安全性能評價及測試方法》國家標準;2017年9月,中國建設工程標準化協會也開始批準制訂玻璃棧道工程建設標準——《玻璃棧道工程技術規程》。但這兩項標準目前還尚未出臺,在標準尚未出來之前,地方“玻璃棧道”工程又該如何監管?至今為止只有少數地方對此作出過回應。
2018年7月,河北省住建廳會同省質監局、省旅發委、省安監局曾聯合發布了地方標準《景區人行玻璃懸索橋與玻璃棧道技術標準》(DB13(J)/T264-2018),這是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關于“玻璃棧道”的地方標準。
在北京市2017年旅游安全工作會議上,北京市旅游委負責人表示,按照市安委會相關要求,在“玻璃棧道”的安全管理措施出臺之前,相關企業要停止建設這類旅游設施。
此外,還有觀點認為,“玻璃棧道”的修建還存在生態環境破壞的風險。“建造玻璃棧道的景區無不地貌奇特、雄險俊秀,是不可復制、不可再生的地質景觀,修筑玻璃棧道必然對景點造成不可逆的改變。”而且一旦人們的熱情消退,“玻璃棧道”不能為景區帶來可觀收益了,由于修筑成本高、維護費用高,未來還將面對怎么處置的問題,如果進行拆除,還將對周圍環境造成二次破壞。
并且,由于各地修建的“玻璃棧道”外觀同質化嚴重,在設計的時候并沒有很好地從美學上去考慮,大多數“玻璃棧道”并不能很好地與當地的自然風光相協調與融合。有網友認為,“玻璃棧道造得太多,大多與環境不協調,破壞環境,有剎風景。”“與無價的自然景觀相比,玻璃棧道的修建太短視,太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