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提升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2年,制造業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基礎支撐能力明顯提高,質量發展環境持續優化,行業質量工作體系更加高效。建設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團體標準協調配套的標準群引領行業質量提升,推動不少于10個行業或領域建立質量分級工作機制,完善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追溯機制,提高企業質量和品牌的競爭力。
要加快重點產業質量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提高原材料工業供給質量。深入實施《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加快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廣清潔高效生產工藝,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鼓勵研發應用全流程質量在線監測、診斷與優化系統。加快高端材料創新,支持航空、核能、發動機等關鍵領域材料的生產應用示范平臺建設,促進新材料應用驗證及推廣,形成高性能、功能化、差別化的先進基礎材料供給能力。加快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和行業測試評價中心建設,支持開發稀土綠色開采和冶煉分離技術,加快稀土新材料及高端應用產業發展。支持開展重點原材料產品用戶滿意度調查,以用戶為中心不斷提升原材料供給質量。
增強裝備制造業質量競爭力。積極落實《促進裝備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指南》。實施工業強基工程,著力解決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工業軟件等領域的薄弱環節,彌補質量短板。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提高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按照《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規劃,梳理產業質量升級亟需的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目錄,積極引導產業基金及社會資金支持,提高裝備制造業的質量水平。
促進消費品工業提質升級。貫徹落實《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制定發布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推動輕工紡織等行業的創新產品發布。培育壯大個性化定制企業和平臺,推動企業發展個性定制、規模定制、高端定制。持續開展紡織服裝創意設計園區(平臺)試點示范工作,提高創意設計水平,推動產品供給向“產品+服務”轉變,促進消費升級。支持重點產品與國外產品質量及性能實物對比,支持臨床急需藥品先進技術應用和質量提升,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關鍵領域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提供信息實時追溯和查詢服務,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推動信息技術產業邁向中高端。支持集成電路、信息光電子、智能傳感器、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建設,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積極推進創新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加快發展5G和物聯網相關產業,深化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強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關鍵基礎軟件、工業設計軟件和平臺軟件開發應用,提高軟件工程質量和網絡信息安全水平。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規范對智能終端應用程序的管理,改善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