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省生態環境廳在廣州組織召開“送技術服務進企業”玻璃行業專題宣講會。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玻璃企業污染治理技術水平,指導和幫助企業精準治污,推進我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送技術服務進企業”系列宣講活動
該活動是省生態環境廳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自2017年8月正式啟動以來,先后在佛山、中山、惠州、廣州等地連續舉辦了8期專題宣講會,涵蓋陶瓷、家具及涂料生產、電鍍、固廢處理處置、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造紙等行業,累計超過2000家重點企業參加了宣講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本次專題宣講會是系列活動的第9站,由省生態環境廳宣教科技處策劃組織、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協助舉辦,邀請了省生態環境廳宣教科技處、監測處有關負責人,省環科院、省環保產業協會、省玻璃行業協會、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的專家,為參會企業宣貫《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執行報告技術規范總則》、玻璃行業現狀及綠色發展趨勢、玻璃工業煙氣脫硝技術現狀及展望、玻璃工業煙氣脫硫除塵技術現狀及展望等內容,南玻集團、華興玻璃集團有關負責人分享了污染治理設施的工藝設計及建設運行管理經驗。這些宣講內容,為玻璃企業更好地理解和執行新環保法規與新標準以及治理技術提供了指導和幫助,有利于提升了玻璃工業大氣污染防治水平。
本次宣講會共有來自各地市生態環境部門及相關企業負責人近100人出席,取得了預期效果,為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專家觀點分享
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級高工邱錦榮:執行新標準排放限值在技術與經濟上都是可行
按照地方標準嚴于國家標準的一般原則,《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三項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分別為30mg/m3、280mg/m3和550mg/m3?,F有玻璃企業目前多采用靜電除塵+SCR脫硝+半干法脫硫+袋式除塵、靜電除塵+SCR脫硝+濕法脫硫+濕式電除塵、干法脫硫+復合陶瓷濾筒除塵脫硝一體化技術等煙氣治理技術工藝路線,我們通過現場調研、實測及典型企業座談了解到,在現有治理設施的基礎上通過適當技術改造、進一步優化工藝參數等措施,可達到新標準規定的排放控制要求。
根據我省目前玻璃企業所采用的煙氣處理技術工藝實際情況,增加的提標改造及綜合運行成本可控。綜上所述,執行新標準排放限值在技術與經濟上都是可行的。
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高工許沖:企業要依法完善環境管理臺賬
企事業單位應該及時申領排污許可證,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落實污染控制措施和環境管理要求,確保實際排放的污染物種類、濃度和排放量滿足許可要求。——核發的許可證是企業排放污染物的“天花板”。
管理臺帳和執行報告是反映企業落實按證排污要求的重要憑證,是管理部門依法實施按證監管的重要內容,貫穿于排污許可管理申請、核發、執行、監管等全過程。因此,企業應依法開展自行監測,妥善保存原始記錄,建立準確完整的環境管理臺賬,通過執行報告定期向環保部門報告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并自覺接受監督檢查。
省玻璃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林:企業要自加壓力,提升排放標準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切實改善我省空氣質量,省玻璃行業協會和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聯合編制了廣東省《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參照河北省、山東省等地做法,適度提升行業環保標準,進一步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量。
下一步省玻璃行業協會將進一步加強節能環保工作,推動玻璃行業綠色發展,一是以廣東省《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發布實施為契機,推動平板玻璃和電子玻璃企業的節能環保改造升級,實現穩定達標排放;二是根據政府和行業的要求,組織開展日用玻璃、燈飾玻璃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況調查摸底,為制訂相應標準做好前期工作,推動行業環保治理;三是面向全行業征集先進成熟環保新治理技術(產品),經專家評審后,發布“廣東省玻璃行業協會推薦環保治理技術(產品)目錄”。
中山大學教授魏在山:使用組合裝置可有效解決達標排放問題
玻璃窯爐產生的粉塵粒徑小,粉塵細,同時具有堿(Na+鹽、CaO等)含量高、粘附性強和腐蝕性高等特點,根據使用燃料的不同,其濃度在300-1200mg/Nm3范圍內波動。使用“電-袋除塵器”充分發揮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的優點,即利用前級電除塵器去除70%-80%的大顆粒粉塵,用后級布袋除塵器除去剩余的20%-30%的微細粒粉塵,這種組合具有多種優點。
國內玻璃生產線目前主要采用石油焦粉、重油、天然氣、煤制氣等作為燃料,煙氣中的SOx濃度受燃料種類及其含硫量、原料配料中芒硝的使用量及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煙氣量等因素的影響,其濃度范圍一般在500-3000mg/Nm3。采用循環流化床多組分污染物協同凈化技術,煙氣與吸收劑、循環灰及水反應,可去除煙氣中的SOx、HCl、HF、CO2等酸性氣體,通過向塔內噴入吸附劑可在脫除酸性氣體的同時去除煙氣中的二?英、重金屬等污染物,通過分級反應實現多組分污染物協同凈化。
暨南大學教授李明玉:玻璃窯爐煙氣脫硝遵循三個原則
工業(玻璃)窯爐煙氣大致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污染排放濃度高,以氮氧化物為例,濃度可以達到6000mg/m3;二是煙氣成份比較復雜,對治理技術挑戰大;三是燃燒溫度高、排煙溫度較低,為SCR脫硝技術帶來困難。
基于以上原因,玻璃行業脫硝要遵守三個原則,一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技術,在玻璃熔窯及蓄熱室設計理念上,應應充分考慮污染減排和控制技術;同時要優化升級傳統原料配方,源頭控制污染性原料的使用。二是加強生產過程控制,推行低氮燃燒,實現源頭減排;適當調控風量,控制過氧燃燒,減少氮氧化物產生。三是完善末端治理,將脫硝與脫硫除塵協同考慮,以便保證長期穩定高效脫硝;煙氣脫硝是玻璃行業中的難點和重點,做好煙氣預處理是脫硝關鍵之一。
南玻集團安環部經理黃國華:要始終在排放指標控制方面預留安全空間
結合公司運行經驗,我們認為煙氣治理設施穩定運行的關鍵有以下幾點:穩定的原料、輔料和燃料供應,保證窯爐工藝長期的平穩運行,確保煙氣排放濃度的持久穩定性;生產與煙氣治理部門建立雙向的反饋溝通機制,對工藝調整和其它已知波動采用預調整方式來平抑排放數據的大幅波動;煙氣排放控制指標顯著小于許可的排放限值,始終在排放指標控制方面預留安全空間,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異常狀況;安環部為公司級的環保監督部門,定期組織相關部門結合生產情況對環保運營數據進行分析;專業的運營團隊,定期對設施運行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確保能正確熟練的操作設備;在脫硝設施維護保養方面采用定期預檢和日常點檢相結合的方式,以確保在用設施的完好性。
華興玻璃環??偙O葉劍樺:治理工藝上要選擇技術成熟、運行穩定的
根據我們公司治理的經驗,治污工藝設計選型的原則要堅持技術成熟、運行穩定,例如SCR法脫硝、半干法脫硫、電除塵+布袋等使用廣泛的技術;要操作簡單、維護方便;要占地較少、投資合理。
在運行管理上,則要注意做到:運行管理人員“三懂四會”(懂原理、懂性能、懂構造;會操作、會檢查、會維修保養、會分析排障);規范化管理(TPM、標準化);防SCR催化劑“中毒”;防布袋除塵器“糊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