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需求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我國東北地區入冬早、工地停工時間長,玻璃需求的季節性波動較全國其他地區更為顯著。本文從地區間價差、庫存等角度對東北地區玻璃市場進行分析,從而預判近期東北地區玻璃市場行情演進情況及對其他地區的影響。
玻璃地區之間價差分析
商品的地區間價差反映著不同地區供求關系的相對變化。從年度變化來看,以2014年為節點沈陽地區玻璃現貨價格從高于秦皇島轉變為低于秦皇島,當年玻璃行業標志性的事件是吉林迎新玻璃一期工程在雙遼達產。商品的地區間價差同時影響著商品流向,商品一般從低價地區向高價地區轉移。2014年以后東北地區逐漸從玻璃調入區轉變為玻璃調出區。近年上述兩地價差高峰出現在當年12月份及來年三四月份??梢酝浦斈?2月份的價差處于高位意味著東北地區玻璃企業在春節前主動出貨鎖定生產利潤,相應行情在2017、2018及2019年均有明顯體現;來年三四月份的價差處于高位意味著東北地區玻璃企業春節后迫于高庫存壓力主動降價去庫存,這在2020年年初表現較為顯著。
上海與秦皇島地區的玻璃現貨價差變化呈現更為明顯的季節性特征。二、三季度兩地價差一般在100—200元/噸范圍內波動,顯示玻璃現貨在地區間的流動較為有序;歲末年初兩地價差攀升至高位區間,2014年年末2015年年初兩地價差一度保持在350元/噸上方,去年年末兩地價差超過370元/噸,北方市場對華東市場的沖擊最大。
東北浮法玻璃庫存變化
東北地區歲末年初的價格弱勢體現了當地企業庫存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每年11月、12月及來年1月、2月東北玻璃企業或主動或被動處于累庫階段。2015年年末至2020年年初,東北地區玻璃企業冬季累庫量分別為104萬重箱、218萬重箱、15萬重箱、195萬重箱、365萬重箱。企業累庫情況受市場影響,也體現出企業對來年行情的判斷。從實際效果來看,并不是所有累庫都有好的收益。比如2019年年末市場普遍看好來年行情而增加庫存,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被迫在2020年一季度大幅降價出貨。預計今年玻璃企業會采取不同的策略,積極把握當下的玻璃行情,從而盡早鎖定利潤。

圖為東北浮法玻璃企業庫存
綜上所述,東北地區趕工期告一段落,玻璃終端需求快速下滑;后期當地產量要么轉化為各環節庫存,要么向華北華東流動,從而緩解北方及華東地區的供需緊張狀況。從選擇的風險收益比角度看,今年東北地區玻璃生產企業主動累庫的傾向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