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旭集團天水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是天水市近年來引進的最大的工業產業項目,項目的實施對于進一步優化我市工業產業結構、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彌補高新產業鏈條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如何?9月27日,記者來到位于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東旭集團天水新材料產業園,對正在加緊建設的OLED載板玻璃項目、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及制瓶項目、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進行了實地探訪。
OLED載板玻璃項目是東旭集團天水新材料產業園建設重點推進的核心項目,總投資50億元,擬建設4條G6-OLED載板產線,建成后,將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OLED載板生產基地,有效解決國內高端顯示材料“卡脖子”技術,完善國內光電顯示產業鏈。
記者來到項目現場,只見工人們分布在各處,正在有序進行設備調試、展廳布展、廠區環境美化等收尾工作,為首條生產線點火做最后的準備。
“項目于2020年11月24日正式開工,經過夜以繼日的奮戰,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目前第一條生產線窯爐設備和各項施工任務已全部完成,具備點火條件。”甘肅旭盛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部負責人趙春海對記者說。
“點火后,設備有一個逐漸升溫的過程,經過2—3個月的調試,逐漸達到最適合的生產條件后再陸續投產。”趙春海說,項目完全達產后,將實現年產400余萬片G6-OLED玻璃基板。
隨后,記者來到了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及制瓶項目現場。在這里,設備、人員一切就緒,首期6條生產線已全部聯動,具備達產條件,目前正在與供電公司進行最后的并網對接。
據甘肅旭康中硼硅藥用玻璃管及制瓶項目負責人孟慶芳介紹,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及制瓶項目總投資20億元,主要建設10條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管生產線、120條制瓶線,達產后,年生產中硼藥用玻管36000噸、藥瓶12億支。
“別看小小的藥用玻璃瓶,一直以來是被其他國家壟斷的’卡脖子’產品。”孟慶芳告訴記者,目前,國內藥用玻璃包裝材料主要還是以低硼硅玻璃和納鈣玻璃為主,該項目的建成,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打破國際巨頭壟斷,有利于推動國內中硼藥用玻璃制造產業并帶動相關產業鏈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中硼藥用玻璃制造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另一側,總投資28.8億元的高端裝備產業園內機聲轟鳴,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景象。
據介紹,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由光電顯示材料研究院和高端裝備基地構成。光電顯示材料研究院共設13個實驗室,具備料方研發UTG玻璃、高折射玻璃、玻璃態電池、3D車載等生產技術以及關鍵裝備的研發能力,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工程。制造基地作為研究院研發成果的產業轉化出口,可實現各種新產業及現有產業裝備的加工制造和組裝調試,今年6月22日,高端裝備基地組裝車間已經正式投產,目前開始承接外部訂單。
記者了解到,除了正在加緊建設的三個項目外,東旭集團天水新材料產業園還將分期推進高端蓋板玻璃原片、3D車載蓋板加工、超薄柔性蓋板、高新標顯示玻璃基板、OCA顯示膜、氫能源發動機等產業落地,全部建成后可解決就業約5000人,有效帶動我市乃至全省相關產業上下游協調發展,推動天水工業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