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透過的波長較長,多用做紅外濾光片。后者是在一定片基上,用真空鍍膜法交替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高折射率或低折射率的金屬-介質-金屬膜,或全介質膜,構成一種低級次的、多級串聯實心法布里-珀羅干涉儀。膜層的材料、厚度和串聯方式的選擇,由所需要的中心波長和透射帶寬λ確定。
目前能從紫外到紅外任意波長、λ為 1~500埃的各種干涉濾光片。金屬-介質膜濾光片的峰值透射率不如全介質膜高,但后者的次峰和旁帶問題較嚴重。薄膜干涉濾光片中還有一種圓形或長條形可變干涉濾光片,適宜于空間天文測量。此外,還有一種雙色濾光片,它與入射光束成45°角放置,能以高而均勻的反射和透射率將光束分解為方向互相垂直的兩種不同顏色的光,適合于多通道多色測光。干涉濾光片一般要求垂直入射,當入射角增大時,向短波方向移動。這個特點在一定范圍內可用來調準中心波長。
由于、λ和峰值透過率均隨溫度和時間而顯著變化,使用窄帶濾光片時必須十分小心。由于大尺寸的均勻膜層難于獲得,干涉濾光片的直徑一般都小于50毫米。有人曾用拼合方法獲得大到38厘米見方的干涉濾光片,裝在英國口徑 1.2米施密特望遠鏡上,用于拍攝大面積星云的單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