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建湖縣凱悅玻璃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拉絲、吹胎、封底、爆口……經過數道機械操作工藝流程,玻璃原料棒變成了一個個精美的個性化玻璃啤酒杯。工人們將成品包裝入箱,準備發往國外的公司。在玻璃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是國家稅務總局建湖縣稅務局在落實稅惠政策方面的持續發力。
位于建湖縣西南的恒濟鎮,發展于20世紀50年代的玻璃加工產業是當地農民增收的一項支柱產業,具有純手工、式樣新、產品優的特點,已形成了初級生產、深度加工、精品開發的新格局,品種多達1800多種,產品出口歐美和日本等市場。目前已有近百戶玻璃加工作坊,從業人員達1500多人,年產值達3億元。
建湖縣凱悅玻璃有限公司經理駱萬里說:“雖然今年歐美訂單有所下降,但是我們新開發的俄羅斯以及日本和東南亞的訂單在增長,正在趕制的100多萬只啤酒杯正準備發往俄羅斯。”
“近兩年,每年都享受到6萬多元的稅費優惠,我們自主研發玻璃加工機器有了足夠的資金支持。”駱萬里介紹,由于新研制的五臺機器投入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一臺機器每天能產3千多只杯子,今年銷售將超4000萬元,享受稅收優惠的額度也將更多。
針對玻璃加工企業規模都比較小的實際,建湖縣稅務部門成立專業服務團隊,編制稅收政策包,對企業開展“一對一”宣傳輔導,為其詳細宣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為玻璃行業送去稅收支持。同時還定期組織稅務團隊走進玻璃產業園區,重點圍繞相關政策為納稅人答疑解惑,助力企業做大做強、走出國門。
“這個是專門訂制的個性化香檳杯,里面帶有寶塔造型的是西班牙客商訂制的紅酒杯……”建湖縣尚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產品陳列室內擺滿了七彩斑斕、大小形狀各異的玻璃制品,公司負責人顧炳國介紹著一排形狀各異的杯子,順手拿起一只大口杯輕輕敲擊,發出清脆的回聲。“得益于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持續支持,公司產品注重特色,無鉛水晶玻璃經過純手工吹制,敲擊發出的聲音有金屬質感,同時更耐高溫,深受外國客戶喜歡。”
國家稅務總局建湖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聞天水表示,針對包括玻璃制品在內的縣域特色小產業實際,稅務部門將持續做好稅費優惠政策服務,采取“跟進式”輔導,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做精做細政策性解讀和提示,確保稅費紅利直達快享,服務全縣六大特色專業鎮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