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玻璃、純堿上下游兩品種同步走高領漲化工板塊。期貨日報記者觀察到,周一純堿期貨價格尾盤快速拉升,主力合約收報1481元/噸,漲2.78%。周一夜盤純堿期貨繼續上行,主力合約最高漲近6%,周二繼續偏強運行。玻璃期貨在原料帶動下價格重心也步步上移,目前,兩期貨品種已呈現“四連陽”。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一,山東海天發布減產公告稱將減產30%,純堿2501合約當天尾盤大幅反彈。
中泰期貨分析師劉田莉表示,海天減產令市場擔憂其他虧損堿廠未來跟隨減產,純堿盤面隨之走強。目前檢修季結束,純堿開工率一直處于高位,且未來仍有產能投放帶來的增量,但主要下游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產能仍在縮量階段,純堿基本面偏弱,價格處于低位水平且有繼續下調的預期。但當下部分堿廠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引發了產業內的減產預期。
在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魏朝明看來,目前,市場對玻璃、純堿價格預期已有所改善。“從產業視角看,價格連續調整后,合成堿企業利潤轉負,供應端檢修減量、參與價格博弈的主動性增強,行業從凈進口轉為凈出口,推動純堿供需面邊際改善、價格回穩。”魏朝明稱,從基本面運行態勢看,純堿生產成本區間較大,不同工藝的生產企業主動檢修的意愿不同,環保檢查推動的減產預期能否兌現尚待觀察。
“純堿、玻璃期貨近期大漲最主要的邏輯是宏觀情緒的修復。”一德期貨分析師張麗表示,8月至9月玻璃、純堿期價下行更多是悲觀情緒引導,當前的上漲是預期修正。本輪上漲中,玻璃期貨比純堿期貨上漲幅度大,更多還是因為玻璃經過了去產能過程,而純堿近一個月開工率回到高位。此外,玻璃需求仍受宏觀政策影響,10月也是玻璃的需求旺季。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對玻璃和純堿期貨兩個品種來講,當前主要的交易邏輯是現實與預期的博弈。
“就玻璃期貨而言,其底層交易邏輯發生了積極變化,從空頭思路轉變為分歧震蕩。”弘業期貨分析師范阿驕表示,在宏觀調控的背景下,需求預期有了一定改善。近期一系列的政策將對房地產市場起到托底作用。玻璃作為消費性建材,隨著房地產后續舊房改造和存量更新,也存在結構性機會。
相比較而言,純堿基本面較弱,供應維持高位運行,而需求受到玻璃日產下滑及宏觀消費拖累,整體累庫壓力較大。“純堿期貨上漲持續性極易受到宏觀情緒干擾,對純堿期貨而言,快速上漲或告一段落。此外,純堿期貨盤面一旦漲至升水狀態就會面臨現貨套保帶來的拋壓。”范阿驕稱。
“當前玻璃的主要矛盾體現在需求端邊際改善不足,而供給端收縮不足。”范阿驕表示,即使行業大面積虧損,但由于產能調節剛性,供應下行速度緩慢。同時,9月下旬訂單明顯好轉的勢頭在10月并未得到延續,尤其是本月盤面利潤超預期恢復更放慢了產能出清的節奏。
“純堿的核心矛盾是市場變遷中,供應增速和需求增速不匹配,供給側面臨過剩壓力,且年底仍有新增項目投產。”范阿驕說。
對此,卓創資訊純堿分析師鄧秋宇也表示,今年純堿市場偏向“弱預期弱現實”。浮法玻璃行業仍面臨需求下滑的局面,光伏玻璃需求未來有一定增長空間,若需求沒有明顯起色,純堿行業供大于求的局面將持續。目前,純堿廠家整體庫存水平較高,下游需求難有明顯起色,供應壓力仍然存在。
“低估值和宏觀利多為期現商提供入場機會也帶動了價格上漲,但這種驅動較弱。”張麗認為,需繼續關注后期出口增長情況以及供應減量情況。
在魏朝明看來,無論玻璃還是純堿,從大的供需格局看,行業間歇性甚至大面積虧損的態勢在供應有效減量前可能會有反復,但很難逆轉,預期和現實博弈帶來的高波動行情將延續。
受市場消息的影響,純堿盤面波動較大。10月21日,鄭商所發布調整部分期貨合約交易手續費標準的通知,自2024年10月22日當晚夜盤交易時起,玻璃期貨2412及2501合約的交易手續費標準和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均調整為10元/手,純堿期貨2412及2501合約的交易手續費標準和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均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四。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玻璃、純堿期貨兩個品種短期波動較大,建議在每一個宏觀節點把握節奏,靈活操作。
“后期,玻璃市場仍將由供需面主導。”卓創資訊玻璃分析師丁成表示,供應端中長線產能存下降預期,2025年浮法玻璃產量預計縮減7%。需求端受到房地產新開工下降影響,供應壓力依舊較大,現貨大概率低位震蕩運行。展望后市,市場可關注四季度需求端趕工強度、生產線檢修或投產計劃、企業庫存情況以及宏觀政策。
在劉田莉看來,短期純堿市場需要關注供給能否出現實質性的減量,另外需警惕市場情緒對價格的影響。
“宏觀情緒驅動過后,玻璃、純堿供需不匹配將成為后期走勢的關鍵影響因素。”魏朝明表示,玻璃、純堿期貨定價逐步趨于合理,振幅收窄可期。產業鏈企業需積極把握市場機遇,通過套期保值來穩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