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北京。“中國電子彩虹集團光伏玻璃創新成果及項目發布會”上,中國電子學會鄭重發布:“彩虹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工藝及產業化技術,具有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等特點,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此項技術標志著我國光伏玻璃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玻璃行業一直采用蓄熱室空氣助燃的傳統技術,存在能耗過大、氮氧化物排放大、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曾制造出中國第一只彩色顯像管和第一塊玻璃基板的彩虹集團,積極推進企業戰略轉型升級,在光伏新能源產業領域持續創新,研發出日產750噸的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工藝,建成年產2300萬m2的光伏玻璃生產線。

當天發布的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工藝及產業化技術,經中國工程院周立偉院士、清華大學周濟教授、中國電子學會等專家委員會鑒定,具有低能耗、低排放、熔解質量優的特點。可節約30%天然氣,氮氧化物排放濃度111.5mg/m3,低于國家標準700mg/m3,粉塵排放21.5mg/m3,低于國家標準50mg/m3。
“經鑒定,這項技術極大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品位,形成63項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窯爐結構設計、工藝控制技術處于國際領先。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國內新能源產業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劉明亮在發布會上說。
據介紹,這條生產線自2015年8月份投產以來,光伏玻璃產品已通過十多家客戶認定,遠銷日本、韓國、北美等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項目的產業化將對國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技術引領作用,經濟及社會效益顯著。”劉明亮說。
本次彩虹集團還發布了延安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合肥光伏玻璃二期續擴建項目及咸陽光伏玻璃項目,計劃建設三座800-850噸光伏玻璃全氧燃燒窯爐及配套生產線,年產光伏玻璃7600萬平方米。

司云聰介紹彩虹光伏玻璃產業現狀及發展規劃
彩虹集團總經理司云聰說:“預計到2017年底,彩虹光伏玻璃產業規模將從全球第三躍居第二。”目前,彩虹集團光伏玻璃窯爐總引出量達到每天1500噸,年產能達到4600萬平方米,居世界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