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玻璃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國家鎂合金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引進重慶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高性能永磁材料項目……
近年來,重慶萬盛牢牢把握發展機遇,依托地理和產業優勢,圍繞玻璃產業發展,集中力量培植骨干龍頭企業,廣泛搭建專業性研發平臺,聚集業內高端人才,加速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切實打造新型材料產業基地,促進萬盛經濟轉型發展。
“兩塊玻璃”撬動產業格局
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有的工人在安裝調試機器設備,有的工人將生產出來的玻璃裝到運輸車上……這是記者日前在福耀玻璃(重慶)配件有限公司看到的場景。
2001年,全球第二大汽車玻璃企業福耀集團在萬盛布局首家企業——福耀玻璃(重慶)配件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年產350萬套高檔汽車玻璃,涉及奔馳、寶馬、凱迪拉克等幾乎所有汽車品牌。
如果說汽車玻璃是萬盛新型材料產業格局中的“一塊玻璃”,那么建筑節能玻璃就是“另一塊玻璃”。
重慶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建筑節能玻璃,項目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6月建成投產;二期工程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引進了一條鍍膜線、一條中空線、一條對流式平雙室鋼化爐線,于去年年底正式投產。
隨著福耀玻璃、上海耀皮玻璃等行業龍頭企業相繼落戶,浮法平板玻璃、建筑幕墻玻璃、汽車玻璃等產品結構不斷豐富,萬盛已成為重慶市特色產業(玻璃)建設基地,在西南地區具有領先優勢。
據統計,2016年,萬盛玻璃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75億元,占全區規模工業產值比重達11%,實現利潤和入庫稅金分別為4.1億元、1.66億元,占全區規模工業企業利潤和稅金的比重分別為26.6%、29.1%。
除此以外,國家級鎂合金高新技術示范基地建設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引進了盛鎂鎂業、博奧鎂鋁等鎂及鎂合金研發制造企業,研發制造技術全國領先,集群規模達5億元。

科技創新增添發展動力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與平山產業園區管委會正式簽約達成合作協議。這標志著萬盛在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搭建方面取得了又一重要進展。
雙方簽約后,將在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技術成果轉化、科研項目研究等方面開展合作,進一步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的對接與協同,破解萬盛新材料產業中的核心關鍵技術難題,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于新型材料這樣一個高新技術產業來說更是如此。而引進高端智力則是萬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著以人才促產業發展的原則,近年來,萬盛先后引進了大批新材料領域科技專家,帶領企業和科研團隊創新創業,為萬盛新型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
當前,萬盛已在平山產業園區建立了新材料產業院士專家工作站,集聚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重慶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潘復生等一大批新材料領域科技專家,逐步建立起了聚才引才的高端平臺,將有力促進萬盛新型材料產業發展。
在高端智力和產學研合作的推動下,萬盛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截至目前,全區共有8家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