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驕陽似火、酷熱難耐的夏日,人們會開空調降溫。如今,一種智能玻璃可以隨時根據太陽光輻照和溫度,自動調節顏色和透光率,起到隔熱效果,使玻璃窗成為建筑的“遮陽傘”。
感受氣候變化,自動調節顏色和透光率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大信鎮的青島至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只見公司辦公樓均采用氣候控制調光玻璃。記者現場觀察發現,上午9時,大樓的玻璃呈淡藍色,到了中午11點30分玻璃變成深藍色。
為了驗證這種玻璃是否能起到隔熱效果,工作人員向記者作了實驗展示:將普通玻璃與氣候控制調光玻璃一起放在隔熱膜溫度測量儀上,模擬太陽光高溫照射2分鐘,記者將手放到兩個空間里,可以明顯感覺到隔離氣候控制調光玻璃的空間更為涼爽。
“氣候控制調光玻璃的奧秘在于我們自主研發的、由特殊的納米材料制成的智慧節能膜。”公司董事長王恩輝告訴記者,至慧科技是國內首家生產動態調光智能玻璃的高科技公司,這種材料類似于傳統的PVB夾膠材料,高溫高壓下將它夾入兩片玻璃中間,就形成了一片氣候控制調光玻璃。隨光熱強度和溫度高低刺激不同,可自主調節玻璃透光度,屏蔽99.5%紫外線和85%紅外線的入射量,避免眩光,提供冷光源,同時可以清晰看到窗外風景。
每平方米年省電131度節約建筑30%電能耗
“這種‘變色玻璃’由東南大學教授、博導付國東帶頭研發。經耐輻射實驗測試,壽命在20年以上。”王恩輝介紹,雖然智慧節能膜的價格是普通夾膠的3至4倍,但長遠來看,還是使用智能節能膜更加劃算。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氣候控制調光玻璃可智能化遮陽采光,無需消耗其他能源,能為建筑節約多達30%電能耗。按青島地區每年開4個月、每天10個小時空調測算,使用氣候控制調光玻璃每平方米可以省電131度,3年所省電費可以返本,還能節省建筑工程內遮陽和外遮陽造價。”
目前,智慧節能膜及氣候控制調光玻璃項目已通過國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認證,獲得青島市綠色設計獎、山東省科技工作優秀獎、金玻獎、中國創新力十大品牌等多個獎項,并于去年進入了市場推廣期,應用于地鐵2號線、13號線部分站臺。
未來將應用于汽車領域“至慧窗”實現冬暖夏涼
不僅如此,圍繞建筑節能玻璃、汽車智能玻璃、農作物種植智能玻璃陽光房等高端動態智能節能玻璃研發生產,至慧科技已成功開發適用于建筑、汽車、輪船、動車、高效農業及家電等領域共86種迭代產品。如今,企業擁有國家發明專利6項,申請國際PCT專利1項。因安全性能和隔熱效果俱佳,福耀汽車玻璃已與公司建立合作,氣候控制調光玻璃將應用于汽車領域。
相比夏日的涼爽,冬天人們更希望溫暖的陽光盡情灑入。至慧科技正在研發的“至慧窗”通過180度翻轉,將可實現環境冬暖夏涼。
至慧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于2017年9月在青島藍海股權掛牌上市,從公司成立到進入市場推廣僅用了一年半時間。談起如何嗅到這一商機,王恩輝說:“創新是工匠精神的靈魂,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沒有創新,企業的產品遲早會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