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唇亡齒寒,智能手機市場的萎靡,連帶著“坑”了一大批供應商。
全球消費電子產品防護玻璃巨頭藍思科技昨日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預估公司前三月凈利潤下滑50%~60%。午后,藍思科技股價應聲跌停。
藍思科技是周群飛于1993年在深圳創立,主要業務就是給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做保護玻璃,蘋果和三星則是藍思科技最大的客戶。
乘上智能手機東風的藍思科技,勢頭之迅猛令人艷羨,2015年3月18日,藍思科技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創下“營收第一,凈利潤第一、資產總計第一、首發后總股本第一、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第一、董事長薪酬第一”六項紀錄,開盤后股價漲幅達到43.5%,之后則是連續長達12個一字板,股價最高時超過140元,總市值一度超過900億元。
而周群飛也以500億元身家登頂“2015胡潤女富豪榜”,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性”。在福布斯今年公布的全球億萬富豪榜上,周群飛以78億美元財富數位居榜單第198位。

但躺著賺錢的好日子很快就過去了。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2018年3月份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2808.3萬部,同比大跌28.6%,占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3.0%,前三個月累計出貨量8187.0萬部,同比下跌27.0%,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3.7%。
這一趨勢也反映在了廠商發布新機的頻率上:3月份新上市的智能手機只有68款,同比減少37.0%。
如今的智能手機產業,已經形成了緊密相連的完整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密不可分。供應商元器件的孱弱(想想驍龍810時期的慘狀吧),會帶垮了一批廠商;廠商們出貨量下降,也會影響到上游元器件供應商的業績表現。
而對于藍思這種高度依賴某幾個固定廠商的供應商來說,影響就更為明顯。其業績從2016年就有了下跌的勢頭,當年,預計虧損7400萬元的藍思,靠著高達2.46億元的政府補助,才實現了1.65億元盈利。
藍思科技在公告中解釋稱,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需求整體疲軟,下游終端品牌客戶紛紛采取加速去庫存策略。盡管為適應市場變化及新需求,華為、OPPO、VIVO、小米等各大國產品牌在3月份集中發布并量產了多款中高端新機型,其中有多款采用了前后蓋雙面玻璃、3D曲面玻璃的外觀設計,對藍思提出了大量產品需求,但由于這些新產品量產時間點較晚,且新品總體處于良率爬坡的起始階段,因此對一季度的業績貢獻有限。公司新、老款產品的產銷量未達預期是公司利潤下跌主要原因。
總結一下:新的沒做好,舊得沒人買。
當然,藍思并沒有坐吃山空,過去也做過不少努力,比如拓展合作伙伴,與國產廠商OPPO、小米等廠商建立合作關系,減少蘋果等大客戶的占比。但是對于如今嚴峻的產業環境來說,這點改變只能算是小打小鬧,不算是實質性的轉型。
對于藍思這種地方龍頭企業,政府為了穩定稅收、就業等問題,依然會不遺余力地給予資金、政策方面支持,只是,畢竟曾經輝煌過,就靠“低保”撐著肯定是說不過去的,盡快找到另外的業務、盈利模式才是正事。
最后,藍思科技在聲明中預估,隨著新產品良率不斷提升及消費電子行業逐漸轉入旺季,公司的經營業績將在二季度迎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