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利用電子防護玻璃主業優勢,打造電子產品結構件制造平臺
藍思科技在電子產品結構件領域,無疑是走到了行業的前列,在藍寶石、精密陶瓷、3D曲面玻璃、精密金屬、生物識別、觸控模組等制造及生產自動化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目前藍思科技已經具備了成熟的藍寶石長晶設備制造、藍寶石生產、后段加工的全產業鏈生產制造能力,精密陶瓷粉體原材料及胚料制造、燒結、后段加工能力,3D曲面玻璃的批量生產能力以及精密金屬結構件、生物識別模組、觸控模組等批量生產能力,并在集團內加速導入生產自動化設備。
周群飛在股東大會上表示,未來電子產品結構件的發展,將會圍繞著5G、無結充電等先進電子通訊技術進行,因此以玻璃為代表的外觀防護件,將成為成本與性能兼顧的代表性技術;而陶瓷材料作為優質的防護材料與藝術再現方式,成玻璃外觀防護件的重要補充;藍寶石則將充分發揮其硬度與光學性能,成為玻璃外觀防護件的局部加強或支撐件。藍思科技后續的主要研發方向,將以玻璃、陶瓷、藍寶石三個領域為重心,為行業提供更成熟的材料、技術、工藝解決方案。
周群飛認為,未來三年將是電子產品結構件發展最為關鍵的三年,新的設計、材料、技術、工藝將會被大量采用,藍思科技應該發揮多年來的技術沉淀與經驗積累優勢,研發出更多先進的產品與先進的生產加工藝,在保證客戶產品順利升級的同時,也為行業提供性能更優,成本更經濟的產品與服務。
實際上在工廠現場車間參觀過程中就可以發現,新一代電子防護玻璃的生產加工工藝,已經跟上一代產品有了巨大的改變,從最開始的CNC玻璃精雕開始,到后面的絲印、鍍膜、組裝為止,不管是產線的布局,工藝流程的設計,還是工序間與出貨前的品質管控,都有了質的飛躍。
如果說原來的智能手機蓋板玻璃生產,還比較接近傳統的精放式玻璃深加工行業的話,那么新一代電子防護玻璃的生產,就更接近高精密半導體的精細生產模式了。事實上,藍思科技很多生產設備,都采用了與半導體生產工藝類似產品。相信隨著藍思科技積累的跨行業基礎工藝越來越多,藍思科技未來將越來越往專業的材料加工技術平臺靠攏,打造出一個出色電子產品結構件制造平臺。
實際上,為了提高產品的集成度,藍思科技還投資了5G天線的芯片企業,可以算是真正的切入了半導體行業。同時,藍思科技也將吃透消費電子產品外觀防護玻璃的核心技術,從材料匹配、加工技術、生產工藝等方面,再次在5G時代,取得電子結構件產品領域行業領先地位。
厚積薄發,業務拓展到金屬結構件、家電與汽車行業
隨著藍思科技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解決方案最終得到認可并實現大規模應用,藍思科技憑借技術和規模等先發優勢,開始享受巨大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不僅如此,藍思科技還利用多年來在行業中沉淀下來的技術與積累的經驗,往金屬結構件加工、智能家居和汽車行業擴張。
周群飛在股東大會上表示,隨著新一代電子防護玻璃產品的精密度越來越高,藍思科技不但需要研發更精密的設備與更先進的工藝來加工新一代智能手機電子防護玻璃結構件產品,并且越來越多的客戶也把與電子防護玻璃相關的加工與組裝業務派給了藍思科技,一來很多產品的加工精度不如藍思科技的電子玻璃產品,二來隨著產品的精密度提升,不同工件間的工藝配合也要求越來越緊密。
藍思科技在新一代電子防護玻璃產品上投入了全新的技術、設備與產能后,也把上一代電子防護玻璃的加工設備與技術成功的應用到了金屬結構件的生產上,進一步整合電子產品結構件各種功能的同時,也加快了客戶對電子產品結構件的集成速度、效率與品質。
另外,周群飛還表示,由于家電和汽車行業已經開始復制智能手機行業的成長軌跡,很多在智能手機上成熟的技術與設計也越來越多的往這兩個行業移植,給電子結構件產品帶來更多新的市場機遇。
但是與智能手機高度集成化不同,家電行業的智能家居產品和汽車行業產品,有著更寬裕的結構設計余量和結構表面,電子結構件的面積和厚度一般會比智能手機要大一些,因此藍思科技把智能手機電子玻璃防護件的生產加工技術,成功應用在了智能家居和汽車電子玻璃產品上,并在湖南湘潭園區建設新的產能,以滿足智能家居市場和汽車電子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