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特色產業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踐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抓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驅動力量。“無產業小鎮不興,無特色小鎮不強”,在特色產業的驅動下,山東省如今涌現出了諸多發展特色產業鎮的好典型、好經驗。
“鎮”是行政區劃的一個小單位,卻是我們了解當地經濟發展的大窗口,這就帶你走進山東特色產業鎮……
濟南市商河縣玉皇廟鎮
玉皇廟鎮以特種玻璃“智造”為核心產業,堅持產城一體、生態和諧的發展理念,成功實現了特色發展,其中微波爐轉盤產量占全球的一半。

一枝獨秀特種玻璃“智造”特色小鎮
商河縣玉皇廟鎮,位于濟南北部半小時經濟圈,是承接濟南“攜河發展”戰略的先行區和承載地,境內擁有溫泉、石油、天然氣、濕地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良的生態資源,是全國重點鎮、國家級生態鎮、山東省綠色生態示范鎮、山東省重點示范鎮、山東省旅游強鄉鎮。據了解,玉皇廟鎮是全國最大的藥用玻璃智造小鎮、全國首個中硼硅玻璃生產小鎮。
直至2017年玉皇廟鎮參與制定玻璃行業標準11項,擁有國際玻璃行業核心技術14項,生產的微波爐玻璃轉盤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50%,電光源玻殼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0%。
近年來,玉皇廟鎮緊緊圍繞玻璃特色產業,依托力諾特玻,細分領域、延伸鏈條,力爭達成力諾與美國康寧公司的合作,培育壯大耐熱玻璃、電光源玻璃、藥用玻璃、工藝玻璃四大類產業體系。年投入玻璃產業科研經費2.8億元,建立起各類特種玻璃綜合實驗室和試制車間,獲得專利47項,承擔國家“863”計劃等重大科技項目26項,讓“玻璃智慧”煥發出無限生機。
鼓子秧歌舞出玉皇傳奇
提起商河,人們便會想到鼓子秧歌。據悉,玉皇廟鎮源遠流長的鼓子秧歌是商河傳統秧歌藝術的典型代表之一,鼓子秧歌粗獷豪放、剛柔并濟,是齊魯大地的文化瑰寶、黃河農耕文化的縮影、黃河流域發達農業文明的歷史見證。玉皇廟鎮深挖底蘊深厚的文化歷史資源,以文化“軟實力”為全鎮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源頭活水。
獨具特色的鼓子秧歌和扇鼓舞、玉皇古槐、溫橋遺址分別被評為國家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玉皇廟鎮有張大人進士碑、呂東民居等省市級傳統文化保護單位4處。每年玉皇廟鎮開展形式多樣的鼓子秧歌匯演、扇鼓舞進校園、文化下鄉等活動,成立了莊戶劇團,建設完成演武鄉村記憶展覽館,2017年7月,該鎮入選全省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點。
20余項服務一條街辦完
2017年以來,玉皇廟鎮先后啟動了城鎮公園亮化工程、綠化養護提升工程、法制公園建設工程等,城鄉環境煥然一新,產城一體、質效并重的特色小鎮揭開了“蓋頭”,愈發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讓群眾的生活更舒心歡暢。走進玉皇廟鎮駐地,“便民服務一條街”格外引人注目,在這條街上,政務服務大廳、國稅、地稅、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二十余個服務窗口次第相接、串點成線,無論是企業辦手續還是老百姓咨詢問題,“一條龍”服務讓大伙兒少跑腿少費勁,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便民服務一條街”是玉皇廟鎮從體制機制上謀求突破的縮影,該鎮從建立網格化民生服務機制、改善社會管理服務體制和創新經濟發展模式上狠下工夫,挖掘城鎮發展潛力。目前已建成便民服務大廳和村級便民服務代辦點,群眾辦事實現“就近式、快捷式、一站式”辦理,設立民生服務網絡,建立數字化城鎮管理平臺,采取PPP方式,近三年先后引入社會資本20多億元,讓城鎮發展迸發出無限活力。

記者手記
“下一步,玉皇廟鎮將加快特種玻璃智造小鎮建設,做好文化傳承與生態文明創建,打造‘三生融合’新家園,建設創新創業活力新城區,向全國最優特色小鎮看齊,向山東新生小城市奮力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