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下旬的鄆城略有涼意,但山東瑞升玻璃集團(以下簡稱“瑞升玻璃”)的生產車間里卻是一派繁忙景象。石英砂、純堿、方解石等原材料,在熔爐中充分融化混合后,淌入模具之中,很快制瓶機便將瓶子“塑造”出來……
手拿一只剛制作完成的香薰瓶,瑞升玻璃集團董事長樊明棟告訴記者,在瑞升玻璃,每天有60多萬只或大或小的玻璃瓶“橫空出世”。“現在生產已經恢復到去年的水平,第四季度我們能把上半年減少的利潤彌補回來。”樊明棟說。
坐落在鄆城經濟開發區的瑞升玻璃是當地最大的玻璃企業之一,主要生產晶白料高檔玻璃器皿,以玻璃酒瓶為主,兼產各類日用玻璃器皿、頗具新意的異形瓶,年產量達2億余只。
今年元旦之前,瑞升玻璃就做好了開年的生產計劃。然而,疫情制約了瑞升玻璃的生產和銷售。樊明棟根據訂單量和原料存量作出了臨時調整,原計劃的日產60萬只玻璃瓶減為50萬只。即使如此,產品仍然積壓。今年二三月份,瑞升玻璃日均銷量只有日產量的40%。
然而減產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暢通運輸。“給瑞升玻璃開出了第一張通行證后,我們陸續給其他企業開出通行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嚴格加強管理,貨車到了企業后,都要嚴格執行防控程序,先消毒再裝卸。”9月24日,鄆城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鄭巧玲告訴記者,管委會成立專門的服務隊,將開發區的11家玻璃制品企業所受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除了高速路上的“綠色通道”,開發區管委會還幫助玻璃制品企業開通了另一條“通道”,解決產品積壓帶來的現金流減少難題。“二、三、四月比較困難,幸好開發區協調銀行幫我們辦理了一千萬元的低息貸款,放款速度也比往常快很多,工人工資都能全額發放。”瑞升玻璃財務總監徐龍豪告訴記者。
針對市場的變化,瑞升玻璃進一步調整了產品結構。通常白酒酒瓶占瑞升玻璃總產量的一半左右,疫情對國內白酒市場造成影響,酒瓶訂單減少,但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中日用玻璃器皿的需求卻多了起來。“與防疫有關的洗手液瓶、消毒液瓶訂單比重增加不少,今年二、三月份就突破了200萬瓶,相當于去年全年的訂單量,今年全年預計能突破1000萬瓶。”瑞升玻璃集團副總經理韓要防說。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為瑞升玻璃帶來巨大的利潤。樊明棟的講解通俗易懂:“以白酒瓶為例,一個650克的玻璃瓶,大概利潤是兩毛錢。現在生產的化妝品瓶50克,利潤大概是一毛錢,利潤率是白酒瓶的6.5倍。”
危機時刻,年前延長的產業鏈,也幫助瑞升玻璃度過疫情困難時期。2019年,瑞升玻璃的全資子公司瑞金包裝投產運營,用來拓展玻璃制品的深加工業務,旨在提高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疫情發生之后,子公司頂著壓力火速上線瓶蓋制作項目,基本完成了從裸瓶制作到烤花、蒙砂、堆花、描金、噴釉、瓶蓋等的全產業鏈覆蓋,能完成90%以上的深加工工藝。包裝公司總經理張現委說:“之前我們自己不生產瓶蓋,客戶在我們這里訂了瓶子還得去其他地方訂購瓶蓋,難免出現誤差,現在我們除了瓶子里裝的東西,其他都能一站辦妥。”
“一條龍服務”吸引了不少新老客戶,規模以上名酒廠的訂單增加了20%。樊明棟給記者算了筆賬,“老客戶山東云門酒業的訂單擴大了規模,同時也與新客戶北京二鍋頭酒業達成了合作,每年有兩三百萬的訂單。”延長產業鏈后,單個產品相應的附加值也增加了一元到八元不等。
有了政策的支持和生產策略的調整,瑞升玻璃實現了“浴火重生”。徐龍豪說,“今年淡季不淡,旺季來得早。往年7月之后進入旺季,今年5月就進入旺季了。現在訂單都要排隊生產,一個月左右才能發貨。”樊明棟說,今年訂單已經排滿了,公司打算明年再建一條生產線專門生產出口的產品,前景還是很樂觀的。